近日,临沧市特殊教育学校思政教研组开展了《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活动。此次知识竞赛旨在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的同时丰富残疾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我校“有教无类、有爱无碍”的办学宗旨。
一、竞赛意义
学生学习法制是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学好法律在残疾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犯罪的,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适用法制地对待和处理自己周围的纠纷,从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懂法知法守法护法。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更是学生懂得保护自我、提升自我的需要。
窗外的世界,是孩子们璀璨的未来
二、赛前研究
教研组长邓春梅老师召集组员讨论具体事宜,各位教师积极建言、各抒己见。其中李丽美副书记指出:这是每一位残疾学生应该享受到的教育和保护,此次活动既是竞赛又是科普,要让广大师生共同参与进来,共同学习。赛前研究
三、竞赛实况
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此次活动参赛对象定为高年级同学,试卷共计题选择题,由各班班主任负责宣讲、监考。
董老师为参赛同学做知识讲解
杨老师为参赛同学做竞赛要求
认真审题的同学
认真审题的同学
教务主任罗娅老师巡视考场
四、阅卷评判
教研组成员在悉心阅卷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易错、薄弱环节的统计和研究,据此总结经验,以帮助各班教师针对性的教育教导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来制定教学方案。
教研组成员研究学生易错、薄弱环节
悉心评判每一份答卷
学生答卷
五、颁奖仪式
经过激烈角逐,比赛最终决出了1名特等奖、2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
学校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奖
六、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知识竞赛,学生们对《残疾人保障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诱惑,加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既是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又是生活里的好知己。在为他们指导生活学习的同时撑起一把无形的保护伞,这便是最好的教育。摄影:董子涵
撰稿:邓春梅董子涵
校对:段昌瑞
审核:李丽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s/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