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临沧市 >> 临沧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临沧永德县彝区少数民族脱贫攻坚路任重道远

来源:临沧市 时间:2020-9-23

彝族是永德县世居民族之一,也是永德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群体,占全县总人口的9.3%,同时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41.8%。亚练乡、乌木龙彝族乡是永德县彝族较为集中聚居的两个乡,有彝族人口人(大多数为彝族支系俐侎人),占全县彝族总人口的75%。7月上旬,借检查考核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项目成效之机,永德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组成调研组深入彝族俐侎人集中聚居的亚练乡章太村、乌木龙彝族乡蕨坝村进行脱贫情况调研。

经过调研,认为永德县彝族俐侎人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人居环境、精神面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情况,一是住房已基本得到保障,但“有钱用”依旧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当今,“无工不富”放在永德县仍然适用,当地适宜的经济作物有很多,如茶叶、核桃、甘蔗等,但县内没有一个经济效益好的、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无龙头企业带动,发挥不了资源优势,群众增收无门,只靠零星种植、养殖,保障不大、收益不好,群众兴致缺缺;二是村内道路、寨内道路已基本硬板化,但弯多路窄,没有设计排水设施,雨水、人畜污水只靠自然排放或沿路面流,不仅影响村庄洁净度、降低舒适感,还将影响以后的城镇化建设;三是在泡核桃价格高涨时发展种植的核桃树已成林成片,但如今核桃价格持续低迷不景气,群众不愿再劳心费力管理,加之种植间距紧密,挂结的果实量少质差,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需要技术人员指导帮助脱困。

彝族俐侎人聚居区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的制约,当前还只能依靠上级扶持、社会帮扶等外力形成跨越式发展。通过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渐渐实现与发达地区相比只存在自然环境的不同,在生活便利、教育条件、创业机会等方面没有城乡差别,让人才愿来愿留,从而促进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对自然村进行投资建设时(包括安居房建设、村内道路硬板化),也应该要有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方案,注重投入的质效和可持续性,既考虑短期脱贫需要,也兼顾长远发展需求,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zx/4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