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掌村的祖国花朵
年7月17日,在勐板乡怕掌村教育办公室主任段建洪老师的带领下,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口腔医学系社会实践团队怕掌小组一行四人,早早的便来到了云南省永德县勐板乡怕掌村怕掌完小进行爱心公益活动。
▲怕掌完小
小组成员到达完小的时候,学生们正在进行本学期最后一科的测试,故在怕掌完小杨德荣校长的带领和介绍下,我们大致观察了解到怕掌完小在国家的帮扶下刚重建完毕不久,教室拥有新配备的桌椅及专供学生学习电脑操作的电教室;学生的宿舍总计为12间,提供留校学生们住宿用;操场拥有完整配套的体育场地及设施,包括篮球场篮球架、乒乓球场乒乓球桌、器械场及简易的游乐设施等;
▲同学们在打扫宿舍卫生
▲实践队员帮助小朋友提水
▲同学们在认真自习
考试结束后,杨德荣校长召集所有同学到大学习室内,小组成员首先询问同学们一些刷牙的日常习惯,并利用“巴斯刷牙法”视频向同学们讲解正确的刷牙方式;然后小组成员利用自身口腔专业的知识向同学们详细解释了有关于口腔的一些疾病及防范措施;最后小组成员积极带动学生们进行了木偶人等充满欢乐的小游戏,并向同学们赠送了文具袋、水彩笔等礼物,整个活动中同学们情绪高涨,活动效果较好。
▲观看“巴斯”刷牙法
实践队员为同学们宣讲简单的口腔健康知识
▲同学们积极上台玩游戏
▲实践队员为同学们表演节目
▲同学们有序排队领取文具等小礼物
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进班向同学们做了问卷调查,据结果统计,怕掌完小同学们大多为父母在外工作,家离学校都较为偏远,每个周末基本需要走上40分钟的山路才能回到家中。
▲采访杨建梅小朋友
▲同学们在认真填写问卷调查
目前山区的学生是艰苦的,但同学们有着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我们深感山区小学的可贵,老师们无怨无悔,顾全大局,把一切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学校的教育事业上,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奉献精神是所有人都应该肯定和学习的。
▲实践队员与老师们合影
口腔医学系赴临沧永德县
“助力脱贫攻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
暑期“三下乡”勐旨村社会实践
勐旨村分队
年7月17日,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口腔医学系受学院安排赴临沧永德“助力脱贫攻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分队勐旨队于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勐旨村,开展幼儿园口腔知识宣传工作以及向当地村民推广有关医疗的普通话日常对话工作。
17日早,勐旨队前往勐旨村大雪山乡中心幼儿园,切身实际了解当地幼儿园情况,并与幼儿园小朋友们展开有趣的互动,我们感受到了小朋友们的热情、活泼、天真可爱。首先,当地幼儿园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向幼儿园老师询问了幼儿园小朋友来自哪里、有哪些民族、平时都干些什么等基本情况;其次,为调动气氛,齐卓君同学组织了“抢凳子”的游戏,将小礼品分发给参与游戏的小朋友;游康同学传授给小朋友们绘画技能,教学龄前儿童画“蜘蛛侠”简笔画,培养绘画兴趣;退伍大学生金显敏同学还教小朋友们站军姿、走正步、敬礼等动作;最后,我们教授小朋友“巴斯(BASS)刷牙法”,希望通过教授科学的刷牙方法,能够预防小朋友们的部分口腔疾病问题,同时培养小朋友护理口腔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大雪山乡幼儿园
与小朋友们的合影
老师带小朋友们做早操
当地幼儿园院务公开栏
“抢板凳”游戏
年7月17日下午,勐旨队于勐旨村乡政府开展了“助力脱贫攻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工作。通过“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让村民们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形象记忆部分词语、成语、流行词汇,村民们展现了丰富的想象能力以及肢体表达能力;志医院挂号、看病、拿药等普通话日常用语,医院看病因语言沟通问题而引起的不便;通过深入村民住所,村民填写的“口腔健康问卷调查表”的反馈,志愿者团队还普及了一定关于龋齿(蛀牙)、牙结石、牙龈出血等口腔常见问题的预防护理措施,希望村民保护自己的口腔,树立口腔护理意识。最后,志愿者们开展了关于普通话掌握程度的考试,并给村民颁发合格证书,以示鼓励,希望村民能够继续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技能,方便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
教授“巴斯(BASS)刷牙法”
一千个孩子心中有一千个蜘蛛侠
最后,志愿者开展了关于普通话掌握程度的考试,给村民颁发合格证书,以示鼓励,并与村民合影,希望村民能够继续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技能,方便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助力脱贫攻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工作,也就此告一段落,希望村民以后努力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技能,能够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自由交流。
语言扶贫,大炉场无处不在
年7月17日,我们早早起来准备第二天的培训,村民们都很积极,大家都准时来到了村委会进行今天的学习。在培训的最后,我们进行了普通话考试,经过我们的教学,很多人已经能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交流,并且顺利的拿到证书,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村民们积极听课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了“助力脱贫攻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普通话学习和“语言扶贫”APP的推广使用,村民们都很配合,在热烈的氛围下,我们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普通话教学任务。
▲生病奶奶坚持来参加普通话培训
尽快很多村民不识字,但他们学习态度很认真,努力学习我们传授的知识,在我们的帮助下,他们填写了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发展情况调查表,我们了解到当地普通话并不普及,很多人认为学习普通话缺乏语言环境,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村民们积极学习普通话
▲耐心地教村民们用普通话造句和介绍自己
老乡们都很认真的学习怎么用简单的词语造句,再接着我们教老乡们怎样介绍自己,介绍自己是什么民族,今年多大了,自己的爱好等等。尽管他们都不好意思开口讲普通话,但是在我们的鼓励下,连一开始最害羞的老大爷都能跟大家用普通话介绍自己了。
▲“语言扶贫APP”教学
很多村民不会用手机下载“语言扶贫”APP,今天我们又复习了APP的使用,他们很积极的学习APP上的内容,一位奶奶没有智能手机,我们的志愿者把手机借给奶奶学习,并且教她回去后怎样向儿女们演示,全家人一起共同学习,最后村民们能熟练的使用“语言扶贫”APP并自主学习。
▲村民们领取合格证书并合影
语言扶贫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一蹴而就是不切实际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苦干实干,风雨过后才能见到彩虹。
肩上扶贫担,脚下黄土情
年7月17日,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口腔医学系受学院安排赴临沧永德“助力脱贫攻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分队曼来队于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曼来村,开展走访建档立卡户、为村民进行口腔义诊暨普通话培训的工作。
17日早晨9点,队员们就踏上泥巴小路,对建档立卡户进行走访。
进入建档立卡户家中,农户对我们热情相迎,言语中透露出的善良也触动了队员们的内心,无不对这里淳朴的民风发出感叹。走访期间,队员对农户们的生活状况、普通话掌握程度、口腔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
(队员刘贵华与村民了解普通话使用情况)
(队员雷江勤昕给村民送上生活用品)
志愿者的队伍在树林中穿梭,还有数家农户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队员们爬山进入下一家农户)
(队员杨陈五与80多岁的老人亲切交谈)
(鲁琳颖老师与村民亲切交流)
(杨忠老师咨询村民身体健康状况并送上生活用品)
访村之行中,和蔼可亲的鲁老师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早上的访村之行于12:00结束,与农户的交流之中,每位队员心中对生活的不易有了更深的感触,同时农户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也给我们此次行动带来更多的鼓励。
上午结束了建档立卡户家访活动之后,队员们马上回到村委会,为中午的口腔义诊做准备。
杨忠老师除了是我们的社会实践带队老师以外,还是口腔医学系专业课教师,具有多年的临床操作经验。杨老师耐心细致地给同学们反复讲解检查要点,并多次进行检查示范。为义诊活动奠定基础。为了消除同学们的紧张感,杨老师请队员们相互检查,提前熟悉可能遇到的问题,以便准确作答。
(杨老师给同学进行岗前培训)
1
(杨陈五同学布置展板)
2
中午是农忙间隙休息时间,口腔健康义诊活动开始。杨忠老师带领着队员们一起,分成四组同时为老乡们进行仔细的口腔检查。与此同时,队员雷江勤昕同学为老乡们普及口腔健康相关知识。
(杨老师和同学们为老乡们检查口腔)
下午两点,村委会党员活动室也开始了“助力脱贫攻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普通话二期培训。本次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鲁琳颖老师带领村民们复习了一期课程内容,对学员们的发音错误进行了纠正。并结合绕口令、诗歌对发音难度较大的词汇进行了操练。雷江勤昕同学和杨陈五同学带领村民们一起学习新的主题对话,情景模拟对话。会现场气氛活跃,村民们踊跃发言,大声跟读。第二阶段:由我们的老师同学担任考官,按照普通话等级考试要求,对村民们进行了字词句篇章的严格考核。考试结束后给成绩合格的村民们发放了“普通话合格证书”。
鲁老师在给大家上课
雷江勤昕同学和杨陈五同学在给大家上课
(鲁老师进行普通话考试)
(杨陈五给村民颁发证书)
(普通话培训“状元”学员与考官雷江勤昕同学合影)
(刘贵华与万柏伶帮村民安装“语言扶贫APP”)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村民生活情况,下午18:30队员们继续对村中建档立卡户进行走访。
曼
来
走访当中,我们拜访了一位百岁老人,她激动的拉着老师们的手,诉说着建国前曼来村的风风雨雨,与及自己早年的悲惨经历。哽咽之间,她捏紧老师的手颤抖的说到:“共产党领导呢好啊!现在我们吃穿不愁!”
晚上22:30,伴着隐涩的月光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走访,村民们的言语中,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大力扶持,党员干部们扶贫工作中的用心用情,无我精神。这份关怀在我们心中澎湃涌动。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昆医大海源口腔医学系」,搜索「kydhykqyxx」即可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zx/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