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记者从临沧市沿着林勐公路驱车1个半小时,到达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南美村。路上,一弯接着一弯,一景连着一景,映入眼帘的树林、茶园、村落……令人目不暇接,一路都能欣赏到“一弯一景,隔山又一村”的自然景象。到达南美村后,“身陷”大山深处,满眼青翠,拉祜族特色木屋镶嵌在郁郁葱葱的树丛中,曲径通幽,俨然是一个避世古村。近年来,南美村让越来越多的游客爱上这方宁静,一口陶罐茶,坐看云卷云舒。可年以前,这座避世古村更像一个落后的远古部落。南美村的变化得益于南美特色旅游小镇和临清高速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高点定位、率先行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年,对于南美村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之前这里是经济最差、基础设施最差的地方。拉祜族村民住在闪片房,人畜混住环境十分恶劣,村里道路四处流淌着牲畜粪便,蝇蚊密集味道难闻。村民也以种植传统稻米、油菜为主,收入微薄。”南美拉祜族乡南美村党总支书记罗文学介绍。年起,随着我省贫困村整村推进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以民族、山区、贫困为代名词的南美村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年底,临沧市率先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做出了一个有特色、有温度、有感情、可实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情谊的村庄规划。年,聘请华中科技大学为南美乡做了主题为《文化秘境拉祜祖庭》的南美拉祜风情特色小镇规划,力求活态呈现,推动原真传续。如今,生活在南美村的拉祜族人民住上新屋,种植烤烟、核桃、茶叶等经济作物,收入稳步提升,村里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搞起乡村旅游业,人们生活幸福美满。近几年,南美村坚持把做强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道,积极打造“一村一特”,南美村主打“农特产品+旅游业”。围绕打造农特产品,“南美村产业进行转换升级后,豌豆替换了油菜种植,豌豆每亩产值达元-元;对烤烟种植进行提质增效,每亩产值提升为元;核桃产值提升为每亩元-元;传统茶叶产业也受到冰岛效应影响,每公斤卖到元。年,引入青花椒产业,南美村种植亩,今年青花椒可以实现每亩最低产值元。年末,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6万元,农民人均所得元。”南美拉祜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文勇说。“家里有5亩地,以前种植稻谷,亩产很低,一亩地收入只有元左右。为增加收入,家里一直饲养山羊,但没有规范的圈舍,牲畜和我们混住在一起。后来,村里统一规划,建了远离住房的圈舍,一栋5间房小楼居住很舒适。根据村里的引导,种植烤烟后,每亩地收入元到元。”村民战啊布开心的说。围绕打造旅游业,依托全国文明村镇等招牌,结合南美村“千亩豌豆”“千亩烤烟”田园景观、民俗文化,休闲和观光相结合,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走进田园,亲身体验“无公害豌豆”采摘、吃住一体的拉祜族特色乡村旅游“农家乐”,感受别具古韵的拉祜风情,实现了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的转化。年,游客量达2.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产值万元,最高峰客流量达人/天、旅游车辆辆/天。临沧天下茶都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南美古村落项目负责人张凤鸣说:“临清高速即将通车,未来的南美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后劲十足。”《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年)》行动目标明确,要坚持问题导向,划分旅游特色型、美丽宜居型、提升改善型、自然山水型、基本整洁型5种类型村庄,分步分类推进实施。三年来,南美村通过多方努力,村里实现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田园风光秀美、通达条件良好,实现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旅游厕所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干净卫生,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治理,旅游功能齐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村容村貌特色鲜明,长效管护机制健全的旅游特色型村庄模版。云南网记者王淑娟/文李秋明/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ly/9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