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临沧市 >> 临沧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重温总书记回信看临沧担当乡村振兴路上

来源:临沧市 时间:2023-1-17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临沧市云县紧紧抓住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牛鼻子”,依托秸秆作物种植面积广的优势,按照秸秆变饲料和肉牛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思路,做强肉牛产业,走好乡村振兴路。

近日,记者跟随“重温总书记回信临沧这十年”主题采访团的步伐,来到了临沧市云县幸福镇鹏云牧业。空气中带着一股青储饲料的味道,头膘肥体壮的牛群,在宽敞整齐的标准化圈舍里,悠闲地享受着难得的清凉,此起彼伏的“哞……哞……”声在耳畔回响。

临沧市委宣传部供图   科技养牛,“牛”劲十足

鹏云牧业成立于年1月,公司充分发挥临沧地域优势,通过引进境外优质带胎青年母牛牛源,实现规模化养殖、生物排放物转化、农业种植饲料的循环经济,形成集良种引进、繁育、肉牛饲养、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和观光牧场等为一体的生态农牧产业链。

“我们自年3月开始从新西兰陆续进口海福特能繁母牛,主要品种为海福特,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投资1.7亿元,其中肉牛总存栏头,随着能繁母牛的引进及扩繁,饲养规模预计达到头,目前鹏云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单品海福特存栏最大的牧场。”鹏云牧场场长金文磊告诉记者。

大数据、智能化在鹏云牧业也得到充分利用,除每头牛耳朵上佩戴电子标签外,圈舍内还安装了高清摄像头等电子设备。“每头牛的一举一动,我们都能看到。”金文磊指了指大屏幕说,“工作人员能实时掌握牛的生长、健康情况。”

临沧市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模式创新,率先进行养殖新模式的推广。“牛只饲养采用奶牛场的方式进行精细化管理,TMR中央厨房全混合日粮饲喂,根据不同牛群不同月龄采取不同的营养配方,在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的同时保证满足牛只营养需求。粪污经过发酵后达标还田,生态循环。海福特牛是乳肉兼用型,乳脂蛋白达到4.0以上,目前公司已和蒙牛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进行鲜奶合作开发。”金文磊说。

 党建引领,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云县鹏云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隶属于云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党支部探索创新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新路径,切实将党建成效转化为公司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着力打造一流肉牛产业“绿色食品牌”。

中共云县委组织部组织股工作人员董臣枫表示,“县委组织部在鹏云牧业有限公司成立后,及时从相关部门抽调6名骨干力量,组建党建服务团驻企开展蹲点服务,选派1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将服务力量和服务资源下沉到第一线。”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提升企业创造力。云县积极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全域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具体做法是,鹏云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牵头,与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签订养殖协议,公司给予村集体有偿服务费,合作社具体负责宣传发动和组织筛选有能力的社员进行基础带胎青年母牛养殖和犊牛育肥,公司派出技术团队全程指导养殖、防疫,保底回购新生犊牛和育肥牛,推动公司增效、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

“通过这一模式,为全县实施‘十百千万’增牛工程(即:肉牛养殖万头乡镇、千头村、百头场、十头户),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实现畜牧业全产业链产值亿元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董臣枫表示。

 牵住“牛鼻子”鼓起”钱袋子”,做强牛产业“犇”向振兴路

幸福镇下新村一组村民杨合玉告诉记者,“我在牧场工作一年多了,平时主要负责饲料搅拌工作。原来在外面打工一个月多块钱,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多块钱,而且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按照优先使用当地员工的原则,鹏云牧业优先吸纳本地员工,打扫圈舍、添加饲料、饲养牛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了价值。

临沧市委宣传部供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云县立足县情,突出特色,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把肉牛养殖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引擎,牵住“牛鼻子”,发展“牛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云县农业农村局畜牧股股长熊应祥表示,“接下来,将围绕打造肉牛全产业链目标,继续加强与上海鹏欣集团的合作,积极探索政企合作肉牛产业发展模式,把云县打造成为全省全国肉牛产业重点县。”

下一步,云县将重点做好种、养、加、智、旅“五篇文章”——发动群众做好饲草种植,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来源,增加群众收入。加快推进“十百千万”增牛工程的实施。规划建设好年产10万的饲草加工生产线。建立肉牛屠宰加工厂,实现从“运牛”向“运肉”的转变。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建设肉牛产业数据信息中心和技术培训中心,为推进全省全国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农牧旅游、现代农业与民族文化等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云南网记者牟燕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zx/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