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张石梅
-04-:34
“社区就是我们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住得很舒心、很省心,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每次遇到住在玉龙社区的傣族俸大妈,她总会这样说起。
党员履行使命担当
“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责任担当,我们南美拉祜族乡一定会践行担当精神,争取早日建成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南美乡政法委员郭应馨说。
一直以来,临翔区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责任包保、经费保障、督查奖惩、宣传教育等制度,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永恒的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民族团结进步“6+n”活动促和谐
“我们凤翔小学始终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为载体,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教育核心工作来抓,成功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凤翔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李光祥说道。
近年来,临翔区以“6+n”(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宗教场所、进社区、进医院、进服务窗口、进景区)创建活动为抓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载体和方式,督促各族党员干部身体力行把党的光辉普照到各族群众心坎上。
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民族团结一家亲,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博尚镇腾龙村的铁石保热情地说。追溯腾龙村历史,以前的村寨面貌贫穷落后,自年开始,腾龙村先行先试、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通过实施银行贷款共同用、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事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产业发展共同谋、文明村寨共同创“六个共同”,腾龙村率成为我国“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拉祜山寨摇身一变,成为集村庄美、环境美、产业美、活力美、和谐美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寨。
临翔区委、区政府结合区内“各民族大杂居、少数民族小聚居”的特点,始终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六个共同”“党建扶贫双推进”等模式,让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认同铸牢民族团结进步根基
“搬进了小区房,出门水泥路,超市也开到家门口,生活实在是太方便了。每天到宾馆打工,我现在半年的工资就是以前一年的种地收入!”忙令社区居民张菊兰越说越开心。
临翔区以“五个认同”为核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城市民族工作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性任务,在大数据运用、流动人口协作机制、示范社区创建联盟等方面扎实推进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创建各民族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智慧城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奋力谱写出各民族唇齿相依、守望相助精彩华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zx/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