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临沧市 >> 临沧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生命至上同心抗疫全力以赴抢救生命万众

来源:临沧市 时间:2023-3-26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16/5629059.html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力量与智慧,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抗疫——   我省位医务人员无畏险阻,逆行湖北抗疫一线,与病毒抗争,竭尽全力抢救生命;   卫生医疗系统统筹医疗资源、集中优势救治力量,探索出了新冠肺炎救治的“云南模式”;   公安交管部门和广大交警辅警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严防死守抗疫一线;   云南机场集团站在抗击疫情的前沿,为云南空中防控筑起了空中钢铁长城;   边境地区筑牢防线,切断疫情传播渠道,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

危难当前,万众一心,全民抗疫。

每一个人,都将留下一段关于疫情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共同经历了疫情的我们走过担忧、恐慌、迷茫,已重新起航,让我们回顾这场战疫中的一个个难忘的片段,一起展望战疫胜利后的美好绽放。

支援湖北

位战士的援鄂之战

1月27日,大年初三,湖北的这个冬天异常寒冷,名从云南6所医院抽调的医务人员组成首支援助湖北医疗队到达咸宁。当晚短暂培训之后,队员们分成6组进入咸宁各大医院;

2月4日,名云南医疗队员抵达武汉,经培训后分批进医院;

2月12日,第三批医疗队员到达咸宁,并组建了云南省支援湖北省前方疫情防控指挥部。这标志着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开始全面、成建制地在湖北进行抗疫医疗援助。

从1月27日开始,云南省先后有7批医疗队员共计人到达湖北,分别赶往武汉、咸宁、黄冈支援。其中,云南省对口支援咸宁市的医务人员医院的重症医学、呼吸、感染性疾病、医院感染控制、心理卫生、心内等专业人员,在人员支持上做到“全力支援”;在物资支援上,云南也同样倾尽全力,省委、省政府组织紧急采购了一批价值万元的呼吸机、移动DR、CT、B超、负压救护车等医疗设备捐赠咸宁市。云南各界也积极响应,组织大批生活物资驰援咸宁。两个多月时间里,云南各地群众捐赠的物资价值上亿元。

在这场援助湖北省疫情防控的救治战中,云南援鄂医疗队不仅创造了诸多佳绩,也创造了真正“云南式”的援助方式。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个性化防治”——云南医疗队对患者、特别是重症危重症进行“个性化方案”治疗,以云南-咸宁远程会诊,昆明、咸宁、咸宁各县区三级专家联合会诊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云南援鄂医疗队与当地医务工作者并肩作战,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救治任务。对口支援的咸宁市在湖北16个州市中首先实现确诊和疑似病例“双清零”,驻武汉各医疗队也圆满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全体队员平安归来。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李荣杨峥熊强陈飞

我们坚守在一线

医疗系统

统筹资源集中救治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委、省政府紧盯“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目标,统筹医疗资源、集中优势救治力量,探索出了新冠肺炎救治的“云南模式”。

1月16日下午,医院呼吸科接诊了一名来自武汉的患者,持续发烧38度多,伴有咳嗽、乏力等症状。此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感染病例上报后,经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专家评估确认,该病例为云南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疫情警报正式拉响。全省40万名卫生健康工作者返岗,各级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传染病区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各级疾控机构、急救中心严阵以待。

省委、省政府迅速派出疾控人员到国家疾控中心学习,第一时间具备了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全基因组测序能力,掌握了新型冠状病毒基因检测技术,云南省疾控中心成为全国最早具备检测能力的3个疾控中心之一。到1月20日,全省16个州市疾控中心全部具备检测能力,38个实验室24小时运转,每天可完成多人份标本检测。

1月29日起,我省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到指定留验站集中医学观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全部在医院隔离治疗。各级医疗机构设立发热门诊个,将疑似病例全部留院隔离观察。2月4日起,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开展核酸检测,最大限度发现潜在感染者。

发现首例确诊病例后,医院抽调呼吸、重症、传染病、影像、感染管理等专业的名医疗救治专家组成省级专家组,各州市成立16个医疗救治专家组,省、市、医院共成立个医疗救治专家组,全面开展疑难病例会诊、巡回医疗、驻点指导工作。同时,优化“一人一策”诊疗方案,将无症状感染者纳入轻型患者进行治疗;对出院患者集中留观14天,及时发现病毒核酸检测“返阳”病例。

目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全省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继续严守防控“大门”,维护人民健康安全。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陈怡希

公安交警

全力保运输保畅通保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和广大交警辅警在抗击疫情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严防死守抗疫一线,尽心竭力防疫情、保运输、保畅通、保安全,为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部,组建“一办七组”工作专班和省、市、县三级应急运输保障专班,与农业、发改、工信、交通运输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全力保障抗疫重点物资顺畅通行,开辟疫情救治“生命通道”。特别是今年春运开始以来,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和全体交警坚决执行战时纪律,全力保持最高等级勤务,全员在岗在位,坚决撤掉封堵路口,全力保障道路交通顺畅。坚持疫情防控与事故预防统筹兼顾,始终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微一网”重点车辆、紧盯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运输通行安全、紧盯农村地区事故防控、紧盯高速公路及国省道勤务优化,严防重特大事故,坚决守住交通安全“底线”。同时全力加强老挝等外国籍入境车辆管控,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输入。

到目前为止,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共协助卫健部门设置疫情协查点个、协助维护交通秩序民警辅警9.3万余人次,引导检查车辆万余辆次,劝返车辆近24万辆次,配合检查人员万余人,发现疑似病例人,未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和因道路交通疏导管控不到位而贻误防疫工作的情况。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陈晓波

云南机场集团

筑起空中防控钢铁长城

云南机场集团站在抗击疫情的前沿,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秉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精神,迅速谋战,科学应战,群防群治、严防死守,为云南空中防控筑起了空中钢铁长城,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为严控境外疫情输入,自2月24日起,全省15个民用运输机场实现入滇进港航班旅客“云南健康码”扫码登记全覆盖。全省各机场按照云南机场集团统一安排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处置流程,强化与地方政府对接,落实入境人员特殊情况处置措施。昆明、丽江、西双版纳、芒市4个口岸机场结合实际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与机场海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单位加强协同联动,通过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主动掌握疫情动态、采取严防措施,全面加强入境人员管理力度。

作为全省门户枢纽机场,昆明机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措施,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投入,组织复工复产,成功实现“旅客防控零失误、紧急运输零投诉、员工防控零感染”。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昆明机场通过大数据手段,提高空地保障效率,紧盯航班进程管控38个关键节点,确保机场高效运行。今年5月,昆明机场以95.81%的准点率排在全球机场首位,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五。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外防输入”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随着航班量逐步提升,昆明机场、丽江机场、芒市机场和西双版纳机场4个口岸机场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防控的重点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协同联检单位全力抓好入境管理和防控,坚决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扩散。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胡晓蓉

临沧市

严防疫情输入站好“边境岗”

临沧市与缅甸山水相连,境内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3个县与缅甸接壤。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外防输入”成为临沧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

为强化境外疫情输入防控组织保障,临沧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市应对边境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工作组,统筹指挥协调边境三县开展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根据境外疫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充实市、县指挥部工作力量,压实各方责任。

定期对缅甸疫情风险进行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形成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场景和模式。按照国家卫生应急队标准组建9支卫生应急队伍,组建36支流调、检验、消杀等疫情防控专业队伍,组建6支医疗救治专家组和50支应急支援医疗队,做好培训工作,医院做好准备。社区管控方面,不断强化网格管理发挥社会自治力量,强化边境乡镇和村组一级防控,城镇社区、农村村组全部实施封闭管理。

边境3县以“县乡村组户人”6级一体化网格管理体系,构建全方位的疫情防控网,对境外入临返临人员进行地毯式摸排。在10个边境乡镇成立乡镇国门联合党工委,44个边境村成立村级联合党支部,凝聚起疫情防控的最大合力。

临沧市将疫情防控和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紧密结合,构筑“三道防线”,切断疫情传播渠道。建立与缅方联防联控联动机制,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本报记者黄翘楚李春林

着力补齐

公共卫生“短板”

年起,我省连续3年每年安排30亿元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重点加快建设昆明市国家级和滇南、滇东北、滇西、曲靖4个省级区域性医疗中心;建立健全省、州(市)、县三级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云南省针对疫情中所暴露的问题“补短板”,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还在吃紧的时候,省委、省政府及早谋划,提出实施云南省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计划。投入80亿元,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云南省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

在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上,我省拟建省级传染病院2个,16个州市和4个人口超过80万的县区建设非独立传染病院,医院改扩建感染性疾病科,实现传染病预检分诊、隔离、留观、诊断、治疗及康复一体化管理,快速、有效应对呼吸道、消化道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在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上,建设至少5个实验室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网络实验室,建立云南巴斯德传染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建设6个省级区域性疾控中心和20个县级国门疾控中心,最终形成以省级为龙头、州市为骨干、县区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截至目前,全省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共有70家,日均可达4.2万人份。

“双提升工程”的实施,使全省25个边境县均具备了核酸检测能力。“双提升工程”完成后,全省将新增加传染病床张、负压病房间、重症监护病房间。全省16个州市、个县市区均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和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

“结合我省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尤其是传染病救治和公共卫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优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云南卫健系统共安排1万个岗位,专项用于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主要面向基层和公共卫生机构。

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环境,同时构筑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防疫大堤”。目前,我省正充分调动社会各方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陈鑫龙

紧绷防控弦

助力安心游

“我很幸运能再次回到导游岗位。恢复跨省游特别是暑期旅游不断升温后,大型会议团和外省旅行团明显多了起来。我们在服务过程中会随时提醒游客填写健康码和通行大数据行程卡。”9月6日,昆明导游孙昆荣在忙碌中接受了采访。自7月下旬恢复跨省游以来,全省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推进形势趋好。

跨省游开放后,云南旅游热点州(市)接待人数大幅上升,部分热点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0%以上。截至8月30日,全省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复工复产率98.4%;全省家旅行社恢复经营,复工复产率61.5%;全省家星级饭店恢复营业,复工复产率83.2%。

为了落实景区“限量、预约、错峰”管理要求,“游云南”平台推动旅游景区预约管理常态化。据介绍,散客分时预约于5月1日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共接入了家景区,为4万余名游客提供了2万余次预约服务。同时,“游云南”平台搭建了针对团队的景区门票预约及核销平台,为旅行社提供预约免票入园等服务。自5月22日起,全省家旅行社共组织11.8万个旅游团队,共万名游客通过“游云南”平台免票入园。

各地各景区通过测体温、查绿码、常消毒等多项措施,加强重要环节和重点区域管理,做到了旅游市场恢复后我省未发生游客聚集和疫情传播、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涉旅重大投诉。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王欢李恒强

图片由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杨峥陈飞张彤孙晓云摄

点击进入专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w/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