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茶产业是云南省的重要产业之一、茶区各族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依托云南茶叶独特的资源优势,抢抓历史机遇,把云茶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茶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呢?
5月4日至6日,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白成亮率省政协“云南茶产业发展情况”重点调研第一组深入到滇红茶、蒸青绿茶的诞生地,全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普洱茶原料基地——临沧市开展调研。
为期3天的调研,调研组一路看茶园、访茶农、问茶企、聊茶事,问诊把脉云南茶产业发展。
深入茶企查找问题
临沧,一个茶故事很多的地方。拥有年历史的茶树王、名震海内外的滇红茶,一个个传奇故事述说着云南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在分享这些故事的同时,调研组不禁感叹,云南茶产业蓬勃发展,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促进云南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骨干产业。
可是就在调研组成员竖指点赞的时候,云南滇红集团反映的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打破了调研轻松喜悦的氛围,让调研组成员都皱起了眉头。
“滇红集团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因为产品的农残超标问题,去年就损失了几百万美元的订单。”云南滇红集团董事长王天权说起这笔损失,有些失落,原因是国内对茶产品的农残检测标准低和部分茶农、茶园管理不规范,为企业的发展输入了风险。
一路调研中,调研组也发现,市场体系不健全,茶农与茶企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优质原料把控的能力较弱,成为茶产业提质增效的一大障碍。
从事涉茶工作20余年的临沧市发展生物产业办(市茶办)副调研员李太仑告诉调研组:“目前,临沧市的茶叶质量管控存在风险,由于茶叶基地生产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原料市场没有很好体现按质论价,安全生态的茶叶品质难以保证。”
随着云南滇红集团农残问题的介绍,茶叶品牌效应不明显、产业效益总体偏低、市场体系不健全、茶企实力不强、品牌营销宣传推广活动少、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也逐渐被调研组“诊断”出来。
凝聚共识开出良方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开出了良方。稳定茶叶种植面积,调整产业结构,在茶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是调研组的共识。
“去年,省委、省政府明确将茶产业列为‘十三五’期间全省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强力打造千亿元云茶产业。要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需夯实茶业发展的基础,探索适合茶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提案委主任、调研组组长郭文龙说。
调研组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引导好茶产业发展,做好专项扶持的政策措施、资金、机构的保障和服务,完善茶产业发展机制体制;要打造著名茶产品品牌,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要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宣传口径,积极推广茶文化和茶产品,持续带动茶产业健康发展;要加大古树茶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应的古茶树保护政策,不过度采摘,杜绝掠夺式经营。
白成亮要求,临沧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立足优势,加大茶产业发展力度,稳定茶叶生产面积,打造著名品牌,统一标准,提高产品品质,做强本土企业,引进优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全力打造有机茶示范市,为提高“云茶”产业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贡献。(图/文 刘 霞)
5月4日至9日,省政协副主席喻顶成率由省政协提案委委员和专家组成的调研组深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茶叶主产地,进茶园、走企业、问专家、访茶农,实地调研我省茶产业发展情况。
一枝一叶总关情
顺着山路一路蜿蜒而上,一片浓密的古茶树园出现在大家面前。在勐海县,看着一棵棵古茶树,调研组成员最关心古茶树的保护问题。调研组成员邵宛芳问:“云南古树茶,这几年一直是茶市热点,其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品饮价值已为众人所熟知,这些安静生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茶树,你们怎样进行管理和保护?”“年西双版纳州政府就出台了古茶树保护条例,对古茶树展开保护。目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绝对不打药、不施化肥,对茶农进行宣传,强化他们的保护意识,对有病虫害和其他问题的茶树进行生物疗法……”听到勐海县政协副主席钱胜海的介绍后,调研组成员纷纷表示肯定。
走进勐海陈升茶厂,调研组一行与企业负责人、当地茶农、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茗,一边交谈。从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到科研合作,从加强茶叶优良品种选育到完善产品追溯机制,从茶叶基地建设到龙头企业培育,从品牌打造到茶文化品质提升……大家坦诚交流,共解茶产业发展之困,共寻转型升级之道。
随后,调研组前往普洱市进行调研。在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抬眼望去,一畦畦茶树层层叠叠,一片片茶叶青翠欲滴,在阳光下闪耀着绿色的光芒。在了解到该公司生产的茶叶得到了欧盟有机认证,一斤茶叶平均可以卖元时,大家啧啧称赞:“要是云南省的茶叶企业都能走有机种植和生态的路子,何愁云南茶产业发展不好呢?”
建言献策谋发展
通过连续6天的调研视察,大家掌握了制约云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问题,也找到了加快发展的措施。
调研组成员刘亮说:“建议西双版纳州政府搭建一个茶叶交易平台,让所有茶叶企业的茶都可以发在平台上进行交易,以促进交易量,最大限度杜绝假冒伪劣的茶叶。普洱市也要运用互联网资源撬动普洱茶市场,加速茶产业发展。”
“云南有那么好的资源,要把茶文化打造好。要有格局意识,政府要思考应在其中做些什么,搭建什么平台?建议配合旅游供给侧改革,结合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的实际让全国各地的茶爱好者来这里进行深度体验,把茶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形成发展合力。”调研组成员陈俊骢建议。
喻顶成在总结发言时说:“云南茶产业发展,一路走来,面临的竞争和问题一直很突出。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二,产值却不高。尽管有很多品牌,但是品牌价值不高,这是为何?要有危机意识,紧迫感责任感。要摸准情况,弄清问题,找对对策,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议推动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打造绿色生态茶产业发展格局,做好古茶树的保护和茶产品的创新发展。”(图/文高月英)转载自云南政协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w/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