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湖南湖北辣得极致、川渝辣中带麻、贵州酸辣鲜香不同,云南的辣很难用一句话概括,但完全可以作为一条清晰的脉络,串起纷繁的云南菜。
从海拔几十米的河口到海拔六千多米的高原,拥有复杂地形和生态环境的云南,省内各地均辣得独树一帜。
云南乃至中国最厉害的辣椒,要算涮涮辣,出自怒江西岸高黎贡山以西德宏一带。德宏在云南算“资深”嗜辣区,“辣指数”居高不下。
▲傣味撒丕在嗜辣的德宏只放两只整辣椒,可见其“辣劲儿”有多足
成熟涮涮辣果实红到深沉,表面布满疣突,早年只有野生并无家种,这几年开始人工种植,辣度似乎略有下降。涮涮辣是一种多年生植物,起码种三年以后,才会结果,有人干脆称之为“树辣子”,或者叫作“木本辣椒”。有好事者做过测试,认为其与世界上辣度最高的印度“魔鬼辣”,可以稍微掰一下手腕。
▲涮涮辣看上去外型小巧,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象鼻辣,据说大象用鼻子碰到这种野生辣椒以后,就会发足狂奔,故而得名。在国内外的辣椒排行榜上,从来都少不了涮涮辣的位子
云南最普及的辣椒,要算小米辣。至于吃辣的方式,以鲜辣椒或剁切碎或舂捣作为配料常见,极端的例子当然也有,新鲜小米辣或者烘烤的干制小米辣,直接蘸盐为菜下饭佐酒——前者生辣,后面煳辣。
小米辣在昆明市场四季皆有,很方便买去做菜做蘸水腌泡。滇中一带昆明、玉溪、楚雄,炒干巴菌的标配,早先只有俗称大辣子的皱皮辣,最近几年还要加上几颗红色小米辣,一来以高辣度激发出对菌香的感知,同时黑绿红相撞相辅,色彩上也比较丰富。
昆明早点那碗小锅米线,辣椒一项,现在也向滇南滇西风格靠拢,煳辣子油辣子以外,还要加上一点生剁小米辣,香辣煳辣结合生辣,辣层次越来越丰富。
早年昆明人家热衷于腌制糟辣子,主料一般选择红熟的细长条状鲜辣椒,剁到米粒大小细碎,配上盐、白酒、蒜粒、花椒面等罐腌。几种不同种类或加工类型的辣椒组合成菜,常常被一些市井餐馆当作噱头,并以俚语“鬼火绿”命名。
曾于西南联大求学的汪曾祺说过:“很多人以为昆明菜接近四川菜,其实并不一样。”这段话大致厘清了云南菜的地位:接近川菜,却大有不同。
昆明:滇池边的温厚之辣
相比云南其他地区,昆明菜用辣少了一份山野之气,简直堪称“清淡纯和”。
▲黑三剁,光是翻炒,便透着火辣的气息
将肉、辣椒和大头菜剁碎炒煸的黑三剁就是个中翘楚。红红绿绿的辣椒碎掩映在黑褐色的大头菜和肉末里,滋味无穷,绝对的下饭神器;若把番茄、猪肉、红辣椒切碎翻炒,便得到颜色通红,口味酸香的“红三剁”。
昭通:时间塑造辣味灵魂
酱,饮食界公认的妙物。不仅能长久地锁住鲜劲儿,还能随着时间推移,孕育出新的醇香。豆面、泉水和辣椒,再辅以各式香料,充分发酵,辛香的昭通酱成为许多云南小吃的灵魂。
▲因接近四川,昭通酱与川味辣酱有着相似的基因,但同时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无论是拌面还是炒肉,它都能大显身手,那入口咸辣、回味鲜甜的滋味,亦成为许多人挥之不去的乡愁。
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以辣为亲
在当地白族人的语言中,“辣”与“亲”发音相似,辣也自然成了很多喜庆场合的必要元素。据说白族新娘入洞房前,亲友要把辣椒粉撒进火盆,婚礼现场才红红火火。进洞房后,新人要同喝辣椒酒,辣得眼泪直流,才算吉庆。
▲大理名菜酸辣鱼也秉承了这份火辣,洱海里的鲫鱼肉质紧实,鱼汤里加入那碗红艳艳的剁椒后,肉与汤酸香麻辣,十分下饭,是当地人待客的常见菜
文山:种最好的辣椒
可真要说这云南的辣椒之乡,就绕不开文山。而文山之辣,若少了丘北辣椒,那终究是不够地道。
▲丘北,文山下辖的一个县,著名的辣椒产地。早在年,丘北县就有了“中国辣椒之乡”的称号
丘北辣椒个头不大,但颜色通红,味道香辣,色、香、味兼顾。据说用纸包住丘北辣椒,过不了几天,就会被辣椒内渗出的油脂浸透。
穿行在丘北县,大大小小的坝子红绿交错,那就是云南辣味的精华所在。
德宏,种最辣的辣椒
前文已经说了,在此不再赘述,再补充一句:名震滇西的德宏烧烤要是少了辣椒,简直失去了一大半滋味。
▲腌菜膏,搭配德宏烧烤的神器,是用青菜或萝卜菜晒干发酵,反复熬煮成膏状,口感酸而不涩。与小米辣的辣、缅甸芫荽和鱼腥草的香混在一起,让人吃得好过瘾啊!
▲干辣椒蘸碟,干辣椒混合多种香料制成。味道鲜香、麻辣,多用于蔬菜类的烧烤。
红河:酸甜辣的至味
安居云南东南部,南接越南的红河,饮食中的辣既有民族风情,又含异国情调,小米辣柠檬鸡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肴。
▲柠檬木耳也少不了小米辣的加持
小米辣、柠檬、土鸡,配上各式调料,鸡肉醇香,小米辣够劲,柠檬酸甜,三种滋味混合,散发着多彩红河的至味芬芳。
曲靖:川菜近亲,但比川菜更火辣
曲靖地处云桂黔三省交界,用辣的手法自有川菜的身影,却又不完全相同,沾益辣子鸡就是一道名菜——小米辣、干辣椒、糍粑辣椒统统被丢进沸腾的油锅,鸡肉还没出场,就已香气四溢。
▲某种程度上来说,沾益辣子鸡的主角不是鸡肉,而是让人欲罢不能的辣子
临沧:西南之西南的凌厉辣味
临沧的辣,很多时候是用“舂”的形式来体现的。舂,一种当地人听了流口水,外地人听了直挠头的烹饪方法,把食材放在石臼里去皮捣碎,野趣十足。
普洱西双版纳:包烧里的酸辣风情
如果说滇西的辣有着高原的凌冽,那么滇南的辣则带着雨林的潮湿。
著名的傣味包烧,则以芭蕉叶为工具,把要烧的食物包在其中烤制。包烧金针菇、包烧脑花、包烧豆腐等都是傣味名菜,而当人们揭开热气腾腾的芭蕉叶的时候,其中也少不了星星点点的红椒青椒作为点缀。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方法,它不用锅具,用天然的芭蕉叶为烹饪工具,把要烧的食物包在其中,在炭火塘中烤熟而来
辣味水果,云南人才懂的人间至味
春末夏初,芒果尚有一层翠绿,云南人就将酸涩的青芒去皮切块,配上红色的辣子食用。果肉爽脆,果汁酸甜,辣子辛香,各种口味混在在嘴巴里,共同构成一种奇妙的体验。
▲在气候湿热的云南,餐桌上总也少不了开胃凉菜,本地出产的菠萝就成为首选,当然,也要拌辣子。把菠萝块投入水中,加盐、辣椒、香菜,就成了一道佐餐的小菜
腌渣子(腌野山楂)、木瓜蘸辣子、腌羊奶果、腌梅子……腌水果统统以辣入味儿的,在中国,云南绝对算是独一份儿。
要说中国哪里的人最爱吃辣、最能吃辣,恐怕是一场永无休止的争论。但要说哪里人对辣的诠释最多样、最富野性、最不合常规、最千姿百态,云南人当之无愧。
-END-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s/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