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先锋网讯(记者杨旭东通讯员何真丞李文辉)盛夏时节,临沧大地热潮涌动。走进沧源县勐来乡丁来村小班卡自然村,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吃过晚饭后,全村男女老幼身着佤族服饰,聚集到村寨活动场所,吹起芦笙,载歌载舞。“过去村上是没有活动场所的,平时不论是召开群众大会,还是开展群众活动,只能在村头村尾进行。现在随着建档立卡贫困村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实施,我们有了活动‘新家’,天天都像过节一样。”村干部李国军说。
临沧市把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的重点工程,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部署,制定实施方案,与村庄、民居、农田、水利、交通、生态、环境治理等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整合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脱贫攻坚等项目,以及民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各类项目资金2.7亿元,年底全面完成了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建成了集党员活动室、处突维稳工作站、代表委员工作室、云岭先锋服务点、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群团活动室“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党员有了“充电站”,群众有了“议事所”。
在边境村寨里,都能看到悬挂着国旗党徽的“红色超市”。清晨7时至9时,群众来来往往购物补给,下午19时至23时,男女老少,三五成群的唠嗑闲聊。“原来想做点小买卖,没有经营场所,村里把活动室的储物间租给我,让我开‘红色超市’,现在早晚卖卖东西,打扫打扫卫生,为前来活动的党员群众开开门,不仅赚钱了,人员交往也广泛了。”耿马自治县孟定镇尖山村亚花场小组村民杨新国说。
建是基础,管是关键,用是根本。临沧市坚持建管用并重,以用为本,以用促管,制定《村组活动场所建设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配套群众活动广场、牌匾标识、旗杆国旗、党旗党徽、电教设备、桌椅板凳、培训资料、大喇叭、管理制度和公共厕所等必要设施。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党员活动室的储物间出租给有条件的党员开办“红色超市”,赋予经营“红色超市”的党员管理活动室的管理员职责,年初交纳租金,年底考核合格后,租金全额返还管理员,把活动场所管起来、用起来。同时,制定印发了《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意见》,把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调动各类组织、统筹各类资源,领导基层治理的重要平台,作为党群共建的主阵地,整合党群组织力量,按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的思路,推动日常管理具体化,活动正常化,服务便利化。
双江县勐勐镇彝家村,一个40平方米的展室里,以实物和图片展示了几十年来,全村住房、产业、道路、教育、卫生、精神面貌等各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多位群众自发到这里参观,感触很深。“我们对彝家人的发展历史了解得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深受触动。好政策是党给的,好日子是苦出来的!”小新寨团支部书记李阿机说。“什么比金子贵,党中央的好政策比金子贵。”75岁的彝族老人李文忠道出了彝家人民的共同心声。
临沧市结合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印发了《关于创建村史室深入开展知恩感恩教育的通知》,依托村(组)活动场所,建成村史室个,通过文字、图片、实物、音像等资料,采取新旧对比等方式,深入开展知党恩、感党恩主题教育,引导群众“算好惠民政策账、基础投入账、产业发展账、个人贡献账”,对比过去和现在“吃什么饭、走什么路、穿什么衣、住什么房”,使党的光辉通过每一项政策得到体现、传递和落实,使群众通过每一个项目感受到党的关怀,在知党恩中增脱贫信心,在感党恩中寻致富道路。
(转自:云岭先锋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s/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