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临沧市 >> 临沧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华夏风范丨千年茶农布朗族

来源:临沧市 时间:2023-4-15

纵横华媒国际推出“华夏风范”平台,融通中外,展示中国城市文化。

莽莽横断山,滔滔澜沧江,布朗族人世代居于此地。

追溯起源,布朗族是中国南方原住民濮人的一支后代。

濮族,即远古至秦汉时期繁衍生息在百濮之地的族群,

即今云南、贵州,四川至江汉流域以西一带。

古中国的商周时代,文明集中于黄河流域,

而在大山之中,布朗族人的先民已经开始产生了自己的文化。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

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等。

在信仰上,布朗族除了信仰上座部佛教外,还保留着许多原始宗教的传统信仰。

他们的音乐也绚丽多彩、曲调优美,在布朗族的日常生活中,民歌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千年茶农

布朗族在中国只有十多万人,属于人口比较少的少数民族,

但他们的名声却很响——中国人爱茶,而布朗人发现了茶。

他们的祖先古濮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叶并加以利用的民族,

也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栽培和种植茶的云南少数民族,有“古老茶农”之称。

千百年来,布朗族一直保留着种茶饮茶的传统习俗,

他们每迁徙到一个地方,一般都会在那里种下茶树。

大叶子茶

布朗族人善于种茶制茶,也很喜欢饮茶。

姑娘们采下春茶后,制成散茶,又叫“大叶子茶”。

她们还能制作一种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竹筒子茶”。

就是先把粗竹子砍成一个个竹节筒,将新采摘下来的茶叶炒熟,趁热装进竹筒塞紧,

用芦叶密封好,并用藤条扎紧,放在火塘边烘烤,去掉它的水气,

等到竹节表皮烤焦的时候,就制成了竹筒茶,储存数年也不会变味。

将茶叶按酸菜制法制成酸茶,放在口中嚼后咽下,能帮助消化。

民族服饰

生活于群山和森林之中的布朗族,以其独特的方式装扮自己,

注重突出个性,由于偏爱黑色,他们的服色往往以黑色和青色为主。

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衣和黑色宽大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

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似,上穿紧身短衣,头顶挽髻,用头巾缠头,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

饮食特色

布朗族的饮食别具民族特色,是布朗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杂粮。

饮食喜酸辣,并嗜好烟酒。

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并以牙齿被染成黑色为美。

喜用锣锅或土锅把稻米焖成米饭。

尤擅煮竹筒饭,煮时选一段鲜竹,装好米和适量的水,用火烧熟,剖开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当碗用。

米饭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经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类以牛、羊、猪、鸡肉最为常见,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虫。

菜肴的烹制技法以清煮、凉拌居多。

《华夏风范》平台由纵横华媒国际发起打造。它以《华夏风范》App和国际网站为载体,以传承、传播、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向全人类阐释推介更多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物产、中国城市文化底蕴、中国人民精神特质、中国经济社会力量、中国智慧与自信的优秀文化,为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人类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c/9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