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临沧市 >> 临沧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百城百艺非遗名录白象舞马鹿舞适用于什么

来源:临沧市 时间:2023-4-10
<

白象舞、马鹿舞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傣族民间用于喜庆祈福场合的道具舞。每逢泼水节等民间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扎白象、马鹿跳舞,以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

图片来自新华网

马鹿舞是傣族特有的舞蹈,历史悠久。古代先民居于山林常与马鹿交往对其产生好感而模仿其跳舞。马鹿用竹胎纸裱,形象逼真,分为两截,分别系于演员腰部前后,并在马鹿上裱做两腿,像是乘坐的样子。演员戴假面,做追逐、奔驰种种动作,前后有两个戴假面的“披牙”(鬼怪)逗趣,类似汉族的“跑旱船”“车灯”,但只舞不唱。相传,远古时傣族首领叭亚拉武追金鹿,来到澜沧江右岸的景洪坝子,驱逐森林中的“披牙”,斩棘垦植,开拓了西双版纳。马鹿舞是纪念先人开创草莱功绩的舞蹈。白象舞道具造型分白牙白象和红牙白象两类,舞蹈意义相同。马鹿舞傣语原名“戛朵”,“戛”意为玩、耍,“朵”相传是一种形似马鹿的长体、长角的神秘野兽,“恩朵”即模仿这种野兽跳的舞。由于“恩朵”与马鹿舞形象、跳法近似,久而久之民间渐将两者合二为一,统称为马鹿舞。相传大象是佛的使者,“朵”是去朝佛时被佛发现的,它们后来都成了拜佛舞蹈的内容。

白象、马鹿道具用竹木扎制衬架,上糊纸布并饰以须穗绒毛、亮珠,适当加以彩绘,使眼、鼻、嘴、牙、尾等能随意摆动。二人将上身钻入其内,一前一后挎架着道具,操纵进行表演。马鹿舞一般是两只马鹿配合在一起表演,脚上基本动作为走步、点步、跳步、碎步跑、起伏步。白象舞的舞蹈动作按舞蹈分类法可分为原地后踢步、踏步转身、前进或后退踏步、双吸腿跳、双脚跳步转圈、前腾跃步、抖身踏步7种舞蹈动作。两种舞蹈通常同场演出,在象脚鼓、铓、钹等打击乐伴奏下相配共舞,动作有的仿生,有的夸张,忽而跳跃,忽而翻滚,动头摇尾晃身,姿态优美又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能营造出热烈欢腾的喜庆气氛。两种舞蹈均由男子表演,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大型活动中,马鹿数量不限,少则两只,多则十几只。

年5月24日,傣族白象、马鹿舞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记者:章恒

责编:勾晓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c/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