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临沧市 >> 临沧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临沧强边固防突击队用行动诠释担当云南网

来源:临沧市 时间:2023-2-10

连日来,在临沧市余公里边境线上,强边固防突击队通过报纸、电视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强边固防工作的动力,用行动诠释担当。

力量聚集在一线

临沧市与邻国有着余公里的边境线,天然屏障少、通道多,加之传统上两国间边民往来频繁,当地疫情防控压力很大。临沧市在把省级选派的2支40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安排到镇康县、耿马自治县工作一线的基础上,又从内地5县(区)和市直部门中选派市级“强边固防突击队”名,定向支援边境县;市级累计选派公安干警、医务人员、机关干部余人次,统筹调剂名驻村工作队员向边境一线集结。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下沉到乡镇、村(社区)和村(居)民小组,支持边境乡镇、村组做好强边固防工作,筑牢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屏障。

刚刚参加工作的选调生杨金喜响应组织的号召来到了镇康县勐捧镇包包寨村担任强边固防突击队员,从学生到党员干部,从城市来到农村,从内地来到边关,他感慨地说:“来到包包寨才深知守边的不容易,真切的感受到边民富、边疆稳的意义,我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我们的边关守护好”。

责任压实在一线

临沧市推行“五户联防”“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模式和“十报告”制度,常态化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三查三清四告知”,推动把人、村、通道、证件、边境“五个管住”落到实处。

沧源县对市级选派的50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进行统一培训,在推动全部队员科学、有序、专业地投入开展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巡逻值守、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落实部门挂村责任,实行处级领导挂包边境村责任制,全县投入三分之二公职人员力量入村开展疫情防控、边境线巡逻值守,名挂包干部轮换下沉抵边自然村、边境线、网格开展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严密巡逻。

担当体现在一线

临沧市在守土固边一线开展“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当先锋”等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冲在前、作表率,带头做抗疫一线的“冲锋者”、强边固防的“先行者”、志愿服务的“执行者”。同时,以定期开展“唱国歌、升国旗、走边关”主题党日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国家意识和国旗意识,引导各级干部既当“守门员”,又当“宣传员”,在为国守门、为国把关中画好最大“同心圆”。

云县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到达镇康县抵边村寨开展工作后,走村入户开展工作,争当政策“宣传员”、疫情防控“守门员”、值班守卡“带班员”、重点管控对象“联络员”、基层党建“指导员”、抵边群众“服务员”。临翔区强边固防突击队员以“开好一个会议、守好一个卡点、管好一个网格、做好一次检测、形成一种常态”五个一工作法,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并把“周五全域洁净日”制度推广到挂包村组,每周五组织村组干部清扫村组道路、公共区域,动员群众打扫庭院卫生、整理家务。

进入汛期,连续多日降雨,镇康县勐堆乡至边境村寨多处道路损毁严重,特别是至边境最远的村庄傈僳族山寨蚌孔村的道路滑坡、泥石流较为突出,人员和车辆通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8月26日,16名“强边固防突击队”队员组织发动群众抢修路面。“路修好了,民心就顺了。”突击队员黄丕华这样说。参与修补道路的群众刘大哥说道:“感谢这些队员,夜夜带着我们值守巡逻,还带着我们搞好环境卫生。”经过一天的劳动,原本破损泥泞的路面变得平坦了,这条路也成了强边固防突击队与群众之间的“连心路”。

云南网通讯员李文辉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c/8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