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树为本,绿水长流林是源。“十三五”时期,临翔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强森林资源发展保护。目前,全区森林总面积达.5万亩,森林蓄积总量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6.19%,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云南省园林城市。
五老山林场小道河片区位于临沧城东南方,距离城区约40公里,森林覆盖率超过了96.7%。然而,在三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
“五老山林场小道河片区三十年前是长满蕨菜,还有紫茎泽兰的荒山。近三十年来,通过林业局的精心打造、种植管护,现在已经变成了5.3万亩的森林。”五老山林场场长陈和文站在瞭望塔上指着万亩连片的森林很有成就感地说道。
荒山披上了绿装,小树长成了大树,小河道林场的变化是临翔区保护生态、发展林业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该区通过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公益林补偿、新能源推广利用、节能改造等资源保护工程,全区林地保有量不断增加,活立木蓄积量稳步增长,城镇面山、公路沿线、水库周围,南汀河、澜沧江沿岸生态逐步好转改善。
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同时,临翔区坚持把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建设现代林业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罗成丽介绍:“目前,全区实现林业产值23.67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元。”
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临翔区加快推进森林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森林城镇景观,把城市森林公园作为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森林临翔”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城乡植树造林“十百千万”工程。区林业和草原局创森办工作人员柴玲告诉记者:“临翔区先后建成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小道河省级森林公园、临沧市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园、临沧城滨河森林公园,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6万亩。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绿色生态、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恒温宜居是临翔最宝贵的财富。“十三五”时期,临翔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植树造林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组织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过境河流生态环境治理、南汀河流域“三带”建设、城乡植树造林工程等美化绿化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造林13.75万亩,退耕还林10.6万亩。
“通过几年来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我区城乡绿化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大美临沧美丽临翔’为建设目标,围绕‘一核、二网、三廊、八片、多点’的建设布局,建立起区、乡、村、农户联动开展”森林临翔“建设、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机制,依托城乡植树造林和林业工程项目,以及生态廊道、城镇绿化、村庄绿化、生态文化、生态产业、支撑体系等建设,全面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区林业和草原局退耕办负责人介绍。
“十四五”时期,临翔区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河(湖)长制、推行林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实澜沧江水系保护修复。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
通讯员/杨学勇罗纬
编辑/周鹏责编/杨晶晶
监制/张绍勤总监制/王立松
投稿邮箱/lczbd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c/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