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临沧市 >> 临沧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精准扶贫在临沧产业扶贫结硕果凤庆特色

来源:临沧市 时间:2018-4-7

“由于咱们的农产品卖了好价,加上政府补助政策好,盖房子不吃力了。5年前,四五十户人家只有两三间砖混房子,如今,大部分住上了两层的小洋房。”在凤庆县郭大寨乡团山村核桃林小组,村民赵老四从自家花椒地里走出来和笔者攀谈着自己的致富经历。

团山村地处高海拔阴凉山区,是全县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往日里村民们只能靠“种一山坡收一土锅”维持着基本生活。近年来,凤庆县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科学客观分析产业现状,因地制宜地选择效益好、见效快、覆盖面广的优势产业,找准发展重点和突破口,着力推进贫困村、贫困户特色产业扶贫。

团山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种植花椒、木瓜,栽培野生茶,搞起了特色种植和养殖。如今,赵老四家的12亩花椒已经进入采摘期,去年采摘鲜花椒多公斤,收入4万多元,套种在花椒树下的野生茶也陆续见效,鲜叶价格一公斤就达40元,光鲜叶就收入多元。搞蜜蜂养殖的赵文红村民从最初的四五箱发展到了多箱,每年创收3万多元。

“随着进村入组道路的硬化,电商服务点的进驻,这里的农特产品更畅销了,村民们的日子将越来越好过。”团山村副支书潘云虎介绍说,“核桃林小组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43户农户平均收入2万元以上。

对已有的茶叶、核桃等主导产业做好提质增效的同时,该县还充分利用林下广阔空间和林荫优势,采取“核桃+魔芋”“核桃+中药材”“坚果+砂仁”和林下养殖等模式打造复合型立体产业,建成林下产业面积36.84万亩,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有1个以上林下产业基地,吸纳贫困人口多人。并完善产业链,全县个行政村实现专业合作社全覆盖,注入产业扶贫资金.14万元、互助资金万元,贫困户获得股金分红、土地流转、优先务工等收入.35万元。

对正在培育的特色产业,注重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初步走出了“电商+供销+合作社+质量追溯+农户”的产销路子,建成的“天之凤”电商平台拥有村级服务点个,联合专业合作社家,贫困户免费开设店铺家,实现销售额万元。

“目前,全县累计建成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万亩,户档立卡贫困户人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林实现增收。”该县扶贫办负责人说,将多措并举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项目、主要劳动力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术、有1人稳定就业,贫困人口均有增收产业基地。

(双春天)

编辑:李兴

审核:彭劲松

投稿邮箱:lczbd

.







































怎么治愈白癜风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c/1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