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风景君须记,最是盛夏六月时。六月,是收获的季节,是期待的季节,是欣喜的季节。年6月24日,云南省普通高考成绩公布,边陲临沧沸腾,千万师生兴奋,全市普通高考首次获全省理科“状元”,临沧高考再创佳绩,一二本上线率保持全省前列。 ——龚书凡同学获全省理科状元,实现历史性突破。这是我市自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第一个获得全省理科总分成绩第一名的考生,实现了我市高中办学的历史性突破。 ——分以上考生数量成倍增长,9名考生总分成绩进入全省前50名,尖子生培养再结硕果。全市分(含照顾分)以上考生人(文科人、理科人),比年增加人,增长近1倍,在全省分考生占比中名列第三位。全市有9名考生(理科6名,文科3名)总分成绩进入全省前50名,比年增加6名。全市分(含照顾分)以上人数达5人,比年增加3人。目前,清华大学预录5人,北京大学预录2人。 ——一二本上线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年全市普通高考实考考生人,比上年增加人。一、二本总上线人数人,上线率48.9%,比年提高2.48个百分点,名列全省第四位。其中,理科一本上线率23.61%,一、二本上线率53.71%,均名列全省第二位。总上线人,总上线率96.8%,比年提高3.2个百分点,排全省第四位。 ——体育理工类二本上线率名列全省第一位,高中办学特色化和多样化成效明显。我市坚持高中办学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年全市艺体类上线人数及上线率均有历史性突破。艺术文史类二本上线人数人,上线率64.17%,比上年增加13.34个百分点;体育文史类二本上线人数人,上线率67.10%,比上年增加5.92个百分点。艺术理工类二本上线人数82人,上线率58.57%,比上年增加7.08个百分点;体育理工类二本上线人数人,上线率70.59%,比上年增加5.59个百分点,名列全省第一位。 ——临沧市一中龙头示范作用进一步显现,县(区)高中质量整体提升。临沧市一中在考生规模、一二本上线率、尖子生培养等方面,在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中都处于特别明显的领先地位,有1名考生获全省理科总分第一名,8名考生进入全省前50名,分以上人数占比达19.06%。市民族中学、永德县一中、双江县一中一本上线人数较上一年有明显增加,双江县一中1名考生获全市文科总分第一名,耿马县一中艺术、体育类考生二本上线人数优势明显。 这一组组平实的数据,彰显了临沧高考在激烈的竞争中奋力前行的脚步。实际上,临沧高考上线率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列。边陲临沧,在普通高考这一方竞争激烈的领地,能够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列,并非偶然,它凝聚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凝聚着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和智慧,凝结着多少师生的拼搏和汗水。临沧高考,用信念、用真情、用奉献,演绎着天道酬勤的真理。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成就临沧高考的原动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顺应全市人民的殷切期待,适时出台了《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构筑滇西南教育高地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向高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本上线率保持全省前列”的目标,并为构筑教育质量高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注入大量资金。《临沧市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专项建设规划》和《临沧市普通高中学校扩容改造项目建设规划》的制定,为我市全面改善高中办学条件,推进教育现代化,普及高中教育奠定了基础。根据《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年起,在市一中、市民中举办少数民族高中班,每年共招收名,对11种世居少数民族农村户口及享受城镇低保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实行高中免费教育。凤庆县委、县政府及市教育局结合凤庆县第一中学历年来办学质量较高,社会反应良好,优质生源较多的实际,整合优质资源,加大投入,进行扩容改造,在对凤庆一中、凤庆二中及鲁史中学3所高完中扩建增容的同时,于年开始按省一级完中标准,建设凤庆县第三完全中学。云县委、县政府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举全县之力,投入数亿元,对云县第一中学进行了整体搬迁。沧源、双江、耿马3县县委、政府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每年拿出专款,率先在全市实现了高中阶段免学费教育,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沧源县对全县普高学生每年补助元的营养早餐资金,率先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工程。镇康县自年以来,每年招收两个少数民族高中班,每人每年免去学杂费、书费元,同时享受元的生活补助费;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可享受其它类别的困难补助。 ——教育行政部门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是临沧高考不断取得新业绩的关键。为落实现代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了《临沧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试行)、《临沧市加强中小学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临沧市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临沧市普通高中教学指导意见》等文件,努力推进高中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规范高中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制定《临沧市校本教研三年行动计划》《临沧市深化校本教研工作指导意见》《临沧市“十二五”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临沧市课改示范校评估办法》、《临沧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主备课活动的指导意见》,全面加强教育科研,强化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同时加强督导和指导工作,提高学校对制度落实的执行力。市教育局上述种种举措,为我市全面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是临沧高考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根本基础。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选好校长,配强班子,加大对校长的培养培训力度,着力建设一支干事创业有激情、有思路、有作为的校长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狠抓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依托“建设学习型学校、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工程和“国培计划”、“省培项目”等培训项目,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强化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研教改水平。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造就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教师队伍。正是这样一支以校为家、苦字当头、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为高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加强质量监控是临沧高考逐步走向教育高地的重要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最好体现。市教育局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发展、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来抓,将教育教学质量列入对县(区)、学校的年度教育目标和校长任期目标,每年定期考评,形成全市上下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一盘棋格局。强化质量意识,旗帜鲜明抓质量,质量管理目标化,已成为我市高考质量持续提升的利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教育局不断深化现代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出台了一系列质量评价办法,制定了《临沧市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考核办法》(暂行)、《临沧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监测指导意见》、《临沧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导意见》,把抓高考质量,延伸到抓义务教育质量。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为目标,组织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开展县域质量监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全面实施质量监测工作,把全部学校和全体学生纳入质量监管和评估体系之中。以入口评价出口,质量定位,建立高考奖励机制,市政府年、年每年下拨万元用于高考奖励,各县(区)政府高考奖励金额最高的达每年50万元。 ——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是临沧高考奋力前行的强大推力。家长重视,全社会关心高考的良好氛围,已成为我市高中学子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推动力。各县、学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市一中有“宏志班”、“珍珠班”;民族中学有“青鸟民族班”、“宝航民族班”、“工行希望班”;市二中有“宏志班”、“建行成长班”;凤庆一中有“滇红班”、“金叶班”、“衣恋阳光班”;云县一中有“英才班”;永德一中有“衣恋阳光班”、“中海希望班”、“卓筑希望班”;双江一中有“劲牌阳光班”。各个学校的受助学生每生每年有0元至元的补助,社会各界无私的资助,在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高中阶段入学巩固水平,对睦边安境、提升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沧江东流,梦想绵长。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最大的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为了实现教育强国梦,用爱书写教育生命轨迹,全市高中教育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筑就教育高地,打造教育品牌,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努力突破高中教育总量小、优质资源不足、学生基础薄弱等教育瓶颈,想方设法促进学生人人成长成才,努力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临沧高考,正不断地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c/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