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临沧市 >> 临沧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小时候在临沧农村吃的零食,你还记得几种

来源:临沧市 时间:2018-2-5

农村的岁月总是充满着艰辛不易,

所以零食对很多人来说,分外珍惜。

嘴里的零食,

心里的童年。

有些食物长大后难以再见,

即使偶尔吃到,

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但是,

那些逐渐远去的儿时味道,

都深深的烙印在回忆里。

偶尔想起、偶尔出现,

尽是亲切和快乐。

先问问,你们那,管这个叫什么?

这东西,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膨化果、空心棒、米花棒、米棍……

名字真的太多!

刨花,包谷花

那时候,轰刨花的大伯开着拖拉机来到村里,孩子们一看见就以最快的速度冲回家,催着妈妈装米拿糖拿最大的袋子去轰。

一口咬下去,咕吱咕吱嚼起来,透着一股淡淡的米香。吃刨花的乐趣大概是一半在吃,一半在玩。套在手指上,边写作业边吃,心满意足。

业边吃,心满意足。

炸米花

米花的正确吃法是,抓一大把,往嘴里一塞,完了两手一拍,先干点儿别的事儿,等待嘴里的食物下咽。或者放碗里用开水烫、加点白糖

炸米花,跟炸包谷花一样的玩法,你可能没见过,但一定听过它发出的声音,巨大一声“嘭”,太有魔力了,小伙伴们一边捂住耳朵,一边往跟前凑.

锅巴

那时候,如果能取到整块锅巴,那是相当的幸运,一张馋嘴轻轻的凑上去咬一口,脆脆的香香的,那感觉真幸福!但、小编小的时候还不怎么吃得起米饭呢。

烤红薯

小时候,每当大人把饭煮熟后,就会放几个红薯在火坑的,等余火把红薯烧熟,非常香的。我们小时候一般都是扔火堆里面烧的,上面煮着菜/饭,下面烧着红薯/白薯

烧煮玉米

烧玉米是要把握火候的,还要经常翻来覆去的,如果没有好好的看着,烤的越黄的自然越想,跟煮了吃的,完全不一样。但也可以放锅里煮着吃,各有各的味

麦芽糖

一大块布满小孔、如海绵般米黄的麦芽糖,和着糯米粉,夹杂着金属敲击的叫卖节奏,不停勾引过往的味蕾,吞咽的涎水。

小时候偷偷把家里的“废铁”塑料纸、烂鞋底等拿到敲糖爹爹那换一小炸糖(你们那叫什么?我们村叫叮叮糖)敲糖爹爹一把小铁锤、一把前面弯曲铛亮的小铲子,要多少,丈量一下,一锤下去,糖块就递到你手中。掰下一小块入口,黏黏的,慢慢地融化在口水里.....

南瓜籽

小时候,遇到老南瓜,一定要挖出瓜瓤,淘洗一下,捡出南瓜子晒干,在锅里炒一下,撒一丁点儿盐。抓一把,边走变嗑,那叫一个香啊~

甜酒,是用糯米或苞谷面蒸熟加酒药子发酵酿成,因甜蜜而故称。临沧农村一带盛行甜酒。还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饿得着不住的时候,总会揭开坛坛,用勺子舀一勺甜酒甩下克。民间在春节时大多用甜酒水待客。有贵客来到家中,用甜酒加开水放糖煮沸后,把事先包好的汤圆放锅里,几分钟后,待汤圆漂浮起来即可享用,农村俗称“吃甜酒”。寓意宾主之间关系甜蜜。

芝麻糖

长长的芝麻糖,外面包裹着很多的芝麻,咬一口下去能够甜到心坎里。芝麻糖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粘牙,咬一口能够粘在牙齿上好久。

除了上面这些需要别人做的食物

还有很多由我们自己采摘的天然零食

茅针

拔出茅草萌出的嫩芽儿,剥去外面一层厚一点的皮,然后把那软软的芯蕊放到嘴里一嚼,软软的,甜甜的,既好玩又可解馋。

桑葚

那时候农村养蚕的人多,都会种几棵桑树,桑果子(又称桑泡儿)随便吃到饱。摘一大把一颗接一颗直吃到手上嘴上乌紫乌紫。

板栗

板栗,昭通农村娃的最爱。生吃、煮了吃、烧了吃,怎么吃都好吃。现在大街上虽然也有卖,但总感觉没有小时候在老家树边自己打了吃的香。

野豌豆。还有自家种的

结的东西很像豌豆,把里面的籽扣掉,掐一半就可以吹了,小时候吹这个也是一种乐趣,它是春的奏乐。

那些小时候的零食,

天然朴实,百吃不腻!

还承载着亲人的爱啊!

▍素材资料:网络

▍综合编辑:趣味微临沧整合编辑,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xc/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