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缘转发、功德无量!
《悟道堂》
●传播正能量,分享大智慧●
道教知识、玄门养生、心理咨询、疑难解惑、祈福延寿……
《悟道堂》
?本期内容.5.19?
山西临汾浮山圣母观
相传,在远古时代,天上玉皇大帝的女儿,要嫁给东海龙王的儿子。
迎嫁时,龙王派一条龙船来到东海之尾的枞阳县境内,因龙船掀起浊浪,泛滥两岸,百姓受灾,苦不堪言。
这时观音菩萨路过,见百姓叫苦不迭,就抽出一支发簪,往下一插,又拔下一根头发,把龙船栓在发簪上,永远定在水面上。
玉皇公主来到东海岸边,久等不见迎嫁的龙船。痴情的玉皇公主始终站在岸边,探身远望,久而久之,便化成了石山。公主身边的箱柜化成了石箱、石柜,而今的浮山,古名浮渡山,她就是龙船的化身。
浮山县的由来另有一说法,相传临汾东南有山,尧舜时,洪水横流,其山随水高低,其形若浮,故名浮山。据《元和郡县志》,以县西浮山为名。相传“洪水时,此山随水消长”,故名浮山县。
临汾浮山圣母观,始建于唐朝,为供奉道教女神“三霄娘娘”而建设。
三霄娘娘,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义兄是财神爷赵公明。法宝为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圣、诸侯、天子等,不论贵贱贫愚与否,降生都要从金斗转动。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三霄娘娘。所以现也有人称三霄娘娘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
各地宫观所供奉“三霄娘娘”,头戴饰宝凤冠,身着华丽服饰,面容丰润慈祥,各持宝物,文雅端坐。三霄娘娘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关于她们的传说也比较多。
据传唐初,纷乱始定,现今山西临汾浮山县一代,有一外来刘姓乡绅定居于此,身家丰厚,有一妻二妾,已过而立之年,但膝下无子,甚是苦恼。刘乡绅素来乐善好施,捐钱修庙,其妻也多施粥布,对有难之人多有援手,可谓有求必应,四野乡邻交口齐赞,家声甚旺。
一日,其妻刘氏正在午寐,梦中东方一朵五色祥云,有一身披五彩霞衣的仙女翩翩而来,怀抱一婴孩,对刘氏说念他夫妇一心向善,此女送予你家,承欢膝下,说完便消失不见。
其妻醒后,喜告丈夫,刘乡绅以为其思子心切乃至如梦,心下不以为意,一切如常。不想一月后,其妻刘氏果真有喜,十月后产下一女婴,冰雪可爱,母女均安。乡绅大喜,起名“宝珠“,疼爱非常,并发愿建造“三霄圣母庙”一座。庙成后,延请高道大德开光,建“三霄殿”,具备贡品,还愿拜谢。
消息传出后,各路强权豪绅纷踊踏至,也想叩拜三霄娘娘求子,但都未能成功。世人传道,三霄娘娘明察秋毫,荫蔽善人,私德有亏之人一律不予理会,一时间香火更盛,十里八乡民风淳朴,风调雨顺,人人安居乐业。
唐中期,三霄圣母庙更名为圣母观,其传说与信仰流传至今。
传承杜伟成(法名:杜圆辛,道号:易坤道长)杜光庭四十三代世孙杜圆辛,自幼随父入道,现内蒙古呼和浩特灵应三元宫主持,山西临汾浮山县圣母观主持,悟道堂道医馆馆长。为全真龙门武当派第19代弟子,道名:圆辛。茅山上清派79代传人,道名:敏高。自幼习道研究〈玉涵经〉、〈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游历全国名山大川,对玄门道法、道医养生、祝由术、茅山天罡五雷法、元医雷法、道门符咒均有独到见解。被中道协特邀参加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道医义诊、中道协第二届道教文化艺术周进行道医义诊、青城山罗天大醮义诊等公益活动,受到各界人士的认可。对各类风湿骨病、内科疑难杂症均有研究,疗效显著。遵循古法,内病外治,上病下治,食补胜于药补,秉承道教济世利人思想,唯愿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福生无量天尊,感谢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zx.com/lcsly/6539.html